全球IDC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11-30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就全球来看,IDC 领域的投资也是大幅增长。根据 Datacenter Dynamics在全球进行的调查结果,全球 IDC 的投资从 2013年的860 亿 美 元 提 高 到 2014 年的 1050 亿 美 元 ,增长率为 22%。增幅较大的主要是两大部分:首先是包括不间断电源供应 (UPS)、冷却设备和 IDC 基础设施管理(DCIM)系统等在内的领域;其次是包括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在内的 IT 设备领域。

    1、DCIM

    传统的 IDC 主要是提供机柜出租、带宽出租等粗放型的基础设施出租,附加值比较低,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现有的 IDC 运营商正在向提供更精细、附加值更高的服务努力。近年来,作为支撑 IT 应用的IDC 一直保持着 20%左右的增长。随着数据规模急剧增加和 IT系统日趋复杂多样,IDC 在规划和运维上越来越复杂,面临的各种运营管理问题接踵而至。

    由于对 IDC 的管控越来越力不从心,用户逐渐开始关注管理和运作效率,IT 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技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和认同,运营服务正在成为 IDC新的发展方向。

    2、直流供电

    该方式早已得到了长期的、大规模的使用及验证,与传统交流 UPS 系统比较,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效率更高,系统损耗明显降低。《通信用 240V 直流供电系统》行业标准由工信部批准,从 2012 年 2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给我国高压直流的进一步部署提供了依据。

    3、服务器定制化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飞速发展,IT 的行业规模与态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规模来看,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跟传统的三大服务器供应商 IBM、HP 和 DELL相比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过。

    以前传统的服务器厂商决定市场格局如今已经逐步变成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定制化。这些互联网巨头并不销售服务器,它们只是需要性能更高、能效比更突出的服务器来运行其业务,因此它们才会通过定制化亲自打造更适合自己的服务器和 IDC。

    定制化的硬件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资源,让 IDC 的部署更简易和灵活:个性化的设计能减少服务器对空间的占用,降低 IDC 建设成本;通过对电力设备的优化,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定制化设计还能改善服务器的散热制冷,从而减少冷却服务器的成本。通过服务器定制化,能够更好地匹配业务需求,去除不必要的组件,并通过提高服务器可承受的温湿度范围,进一步降低制冷系统的功耗。

    4、网络技术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IDC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网络技术大致可以分为 VM 本地互访技术、FCoE 和 VM 跨核心层互访技术。其中 VM 本地互访分为以 HP 为主导的 802.1Qbg 和以 Cisco/VMware为主导的 802.1Qbh 两大 IEEE 标准体系。802.1Qbh商用化较早,性能高、功能全面、可扩展性好,由于VMware 等 Hypervisor 厂商的积极参与,其虚机兼容性和诸如 Hypervisor- Bypass 等高性能特性也非其他解决方案所能及,但它需要交换机和网卡的硬件支持;而 802.1Qbg 是一种对传统设备的“改良方案”,借用已有协议通过修改软件来实现近似功能,因而对硬件依赖性小,但也因此无法避免“改良方案”所带来的功能和性能的局限。

    (1)FCoE:在主流厂商的 FCoE 解决方案中,服务器端的网卡 +HBA卡融合为 CNA 卡,网络接入交换机和光纤交换机融合为 FCoE 交换机。服务器端的设备数量和接入层的网络设备数量都减少为原来的 1/2。由于只是在接入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原有IDC 拓扑中的汇聚层和核心层并未发生变化。该方案通过向下兼容的方式保护了现有 IT投资。但是目前存储网络市场 90%以上为 FC SAN 把持,FCoE 想要冲出重围还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2)VM跨核心层互访:TRILL 协议实现了整网二层环境下的互联互通,同时适应云计算跨地域的服务器大规模虚拟化。 TRILL 网络的链路层可以是以太网,也可以是 PPP 链路,该标准具有很大的适应性,目前各个芯片厂商都已经进入 TRILLReady 的阶段,随着技术标准完善发布并被客户广泛所接受,相关产品商用将会很快。

标签: idc 标准 服务器 服务器厂商 服务器端 服务器供应商 工信部 谷歌 互联网 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巨头 通信 网络 问题 行业 用户 云计算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2018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图】

下一篇:2017年中国IDC细分市场状况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