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图】

2016-11-30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辅工具(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变得智能化,联网化之后,发生数据交互就需要物联网的支持。

    推动物联网概念在近两年爆发的是两项技术的成熟应用。1 、云计算和存储:对应于人的大脑。只有存储和计算都往云端迁移后,物联网终端才能解放出来专注传感和控制的功能。2 、 移动互联网:对应于人的神经网络。移动互联网使得无处不在的联网成为可能,而作为感觉器官的传感器只有实现随时随地的联网才能发挥其作用。

    据数据,从投资情况来看,在过去 6 年里,企业投资人在物联网领域已经投入 35 亿美元,交易数量 288 宗,预计未来 5 年仍将高速增长。而各家公司和机构也对物联网的前景十分看好,数据显示,物联网(IoT)连接设备的数量将在 2020 年达到 385 亿,较 2015 年的 134 亿大增 285%,届时,人均设备连接数将达到 5.1 个。

    其他机构的预测也非常乐观,预计 2020 年设备数量将达到 260 个亿,预计的设备数量则达到了 500 亿。

2010-2015物联网投资额及交易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6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工业物联网领衔

    过去物联网往往被引向个人消费领域,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但其实经过这两年不断地探索,发现物联网近期的机会是在工业物联网。首先,人与物相连目前还处于信息交互阶段,有待人工智能等信息处理技术的成熟,而与工业物联网对应的物物相连目前还处于待被开垦的处女地。其次,相较于消费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有着更广的网络覆盖面和更多的网络节点,物联网可以应用到石油天然气、航空、生产与物流供应链、交通运输、风电等行业,在每一个行业又有很多个应用场景,每一个应用场景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0%的物联网价值在 B2C,70%物联网的价值在 B2B。也指出,未来工业物联网将影响全球 46%的经济。很多工业企业,可以把自己生产制造的产品,包括生产制造的设备,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连在一起。互联网对于零售端、物流端渗透相继发生,对于资产端的改造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对更高产业效率的追求,智能化是手段,高产业效率是目的。, 继零售、金融、物流等领域的互联网改造之后,“ 互联网+ ”浪潮的下一个风口是工业领域,尤其是重资产工业领域,互联网和物联网向工业领域的渗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分析显示,在中国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的助推下,未来15年,仅在制造业,物联网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如果中国采取进一步措施,提升物联网的影响,经济效益增加总额有望达到 7360 亿美元。预计,制造业在物联网经济效益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和资源产业。到 2030 年,该三大领域将占物联网所创造累计 GDP 总额的 60%以上。

物联网对各行业累计 GDP 的影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物联计网对各行业累计 GDP 的分配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物联网的连接场景:低速率连接占据主流

    根据应用场景需要的传输速率的不同,可将物联网业务进行高、中、低速的区分。高速率主要传输视频,用于车载物联网设备和监控摄像头等,使用 3G、4G 和 WiFi 技术;中等速率业务用于居民小区,超市的储物柜和 POS 机等,目前主要使用 GPRS技术。低速率业务有着最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各种智能表,智慧农业,工业监控设备等,目前还没有商用的蜂窝技术,而此类低速率应用却占据了物联网应用的最大比重。

物联网连接万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实现这种低速率的物联网应用靠的是 WIFI、蓝牙、ZigBee 等短距离非授权频段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传输距离短,一般在几十米之内。而为了满足越来越多远距离物联网设备的连接需求,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应运而生,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设计。

    LPWAN 目前的实现技术也有多种,如 LoRa、Sigfox、LTE-M 和 NB-IoT 等,因为覆盖范围大,一般需要电信运营商来部署。

LPWAN 各种实现技术的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物联网的技术标准:NB-IoT 技术解决碎片化

    由于各种 LPWAN 技术不兼容,导致商业应用“碎片化”现象严重。2015 年 9 月,NB-IoT 在 3GPP 正式立项,随着 Intel、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巨头加入到 NB-IoT 阵营,运营商也纷纷表态支持 NB-IoT 技术,其有望终结目前不同标准各自为战的局面。NB-IoT 的标准从提出到落地发展十分迅速,2014 年 5 月,华为提出了窄带技术 NB M2M;2015 年 5 月融合 NB OFDMA形成了 NB-CIOT;7 月份,NB-LTE 跟 NB-CIOT 进一步融合形成 NB-IoT。2015 年 9 月 3GPP 正式立项,2016 年 6 月完成技术标准,9 月完成性能标准,12 月完成最后的一致性测试标准,从立项到主协议冻结仅仅用时不到 8 个月时间,说明现在产业链都在积极推动 NB-IoT 标准,希望其早日终结物联网连接技术的碎片化而成为主流标准。

3GPP 关于物联网的标准协议演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虽然 NB-IoT 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其商用化启动较晚,而且企业对物联网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中也有安全顾虑,因此短期内也不能完全抢占 LPWAN 整个市场。在企业级物联网专网领域,LoRa 已经在抄表、资产跟踪、传感器数据传输有很多终端部署,芯片每年也有数百万出货量。预计未来 2 年这两种技术就像目前互联网的蜂窝数据和 WIFI 数据连接一样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发展。

NB-IoT 和其他蜂窝物联网技术的参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标签: b2b b2c 安全 标准 互联网 金融 企业 通信 网络 行业 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转型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2016年国内互联网慈善行为规模及慈善使用率分析【图】

下一篇:2016年底中国网站网页数量年增长、网页数量年增长及总网页数量情况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