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城市竞争升级:如何兼顾经济与生活

2019-02-26    来源:多智时代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中国IDC圈9月15日报道:个新事物、新模式的发展初期,往往需要面临诸多考验,例如传统思维引导下发出的质疑。

南京海峡城建设项目一期环评公示近日正在进行,关于一期规划中房地产建筑面积与产业园建设面积的配比,引来了一些不解。对此,海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峡建设”)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士向笔者表示,“海峡城是一个全新的产城融合模式,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发展初期有不同的看法,完全在预料之中。”

“不过,随着项目的开发,外界会逐渐认识到海峡城的真正内涵,单纯地用地产的眼光去判断海峡城的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该负责人透露,海峡城希望打造的是一个经济与生活和谐共生的云之城,而不是简单的不同性质物业拼接,全国其他陆续亮相的海峡城也将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事实上,海峡城是集产业云、生活云、商务云于一体的云之城。对于海峡城本身的发展而言,“十二五”开局之年已经呈现出的地方新一轮产城融合的大辩论和高竞争基调,意味着等待这座云之城所倡导云城市经济和生活和谐模式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新一轮产城融合方向:云之城

海峡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海峡城所倡导的云城市经济与生活和谐共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仅仅从地产的角度,似乎无法理解地方政府如何放心将大量成片优势区域的土地交给海峡建设,毕竟地方优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而且不止一个地方政府在积极尝试引入海峡城。

必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事实上,海峡城已经跳出了房地产的功能范畴,它的目的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市能级提升。而且,每个城市的每个海峡城项目都将因地制宜,而不是简单复制,这使得海峡城在彰显城市的‘差异化定位’和发挥城‘市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海峡城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简言之,海峡城定位是总部经济及创新科技研发基地、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业、国际社区有机融合的生态新城,而云技术和云思维则是连接这些新城功能板块的链条。

南京当地一位城市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指出,南京选择引入海峡城的更深层原因在于,海峡城的发展模式中,云城市经济与生活的和谐状态是其核心,这一定位与南京新一轮城市化发展选择吻合,而且,海峡城方面还进一步结合南京当地的产业等各方面特点,因地制宜设计了“南京化”的全新云城市经济和生活模式。

而作为海峡城的第二个云城市经济与生活项目,平潭海峡城的具体定位与南京海峡城有着明显差别。

据了解,定位为现代化滨海城市综合体的云之城——平潭海峡城集旅游休闲区、综合商务园区及配套居住示范社区等于一体,力争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践《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重要项目和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示范区。

但两者的共同点非常明显,云城市经济和生活和谐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是这两个海峡城所共同具备的。

“噱头”还是“全新的开始”?

当前,全国各地酝酿新一轮产城融合中的种种迹象表明,云城市经济与生活和谐的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各地地方政府的首选对象。

可是,为什么是海峡城而不是其他同样举着云城市经济旗帜的模式?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以发展云城市经济之名行跑马圈地之实的所谓产城融合模式。有没有实质内容,将决定包括海峡城在内当前诸多产城融合模式的最终命运。

笔者通过相关渠道独家获得的一份海峡城设计资料披露,作为海峡城模式的首个标志性项目,南京海峡城具体定位为3能1云端智慧城市。其中,三能涉及智能(包括咨询服务、物业管理、家庭自动化、环境感知、智慧交通体系、人员安全监控、防灾求救系统等方面)、绿能(包括各类自然能源利用系统、节能低碳技术运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性能(包括防火避难、结构安全、无障碍环境等8大领域)。

在这份详细设计中,智慧海峡城解决方案融合了云计算、互联网、通信网和物联网,无限延伸智能感知能力,并在持续演进的云模式统一平台上,构建绿色智能的海峡城发展综合体系。

换言之,海峡城的云城市打造,不仅仅覆盖产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还将覆盖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未来的海峡城中,所有住户将可以使用多种设备随时随地获得便捷快速的云服务。

不仅如此,海峡建设规划打造的每一个海峡城都将成为云产业实践的平台,通过全覆盖的云技术实践,创造全新的工作和商业运行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促动城市产业能级提升的动力。

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云计算,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标签: idc 安全 产业发展 大数据 互联网 通信 云服务 云计算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3.2亿收购iGware 宏碁手握云计算入场门票

下一篇:2011云计算知识库之与“云”有关的故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