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贵:AMD新任CEO“烧火”重在应用

2019-02-26    来源:多智时代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声明:易观观察家马振贵文章属原创内容,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AMD新CEORoryRead近日在华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加盟AMD一个季度时间,烧了三把火,分别是低功耗、新兴市场、云计算。”RoryRead还透露,“除了三把外火之外,我还烧了三把内火,一是主人翁精神;二是清晰、移动、明确、专注的战略;三是执行。”很显然“低功耗、新兴市场、云计算”都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这不仅仅是AMD的发展重点,也是市场本身的重点。

笔者观察AMD的策略重点是在应用上。首先是低功耗。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我们看到ARM的火爆和风靡。ARM的优势之一就是在功耗方面的良好控制。当人们已经习惯了移动方面的低功耗之后,对于其他的市场都会有相应的要求,更何况全球环保需求也必须以降低功耗为根基。AMD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充分。

之前,AMD在北京发布了16核新皓龙处理器,就是为云而生的,它可以给服务器带来强大的性能优势。据悉,它所组建的云计算服务器具备更多处理核心,能够为当前云计算行业提供更高的计算核心密度。采用新一代16核皓龙处理器,可在单一的4路服务器内拥有64个计算核心,从而降低服务器的需求数量。

更主要的是,每核心的功耗不超过5瓦,通过AMD领先的电源管理技术,不但可以人工设定服务器的最高能耗,还可以在服务器空闲时关闭部分核心及自动降低运行速度进而降低功耗。2011年5月17日,AMD与北京云基地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宣布将成立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在云计算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领域开展合作,以促进北京云计算产业链的完善,携手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是新兴市场,在这方面,AMD很明智地一直把中国当做一个重点市场来抓,我们也看到很多AMD的新技术新产品选择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这既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同时也是对这个新兴市场的潜力的高瞻远瞩。中国是新兴市场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市场,而且增长潜力巨大,庞大的内需需要大量的产品填充,当然也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

在这方面,在这个市场长期耕耘的AMD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合作机会。对于云计算,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各个市场都在进行前期布局,而物联网等等其实都是云计算的一种应用模式和体现。云计算也是一种新的市场架构模式,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另一种改变。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寻找技术沿革,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会。在这方面AMD已经做了许多,包括在中国市场和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同进行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

可以说RoryRead的这三把外火烧得很到位,以后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加强,并进行技术的相应突破,无论是融合战略还是芯植中国市场战略都要不断地完善和加强。此外,就是RoryRead提出的三把内火。“一是主人翁精神;二是清晰、移动、明确、专注的战略;三是执行。”可以看出这其实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是对内树立的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内涵。

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需要一个清晰的战略,也需要一个长期影响员工的文化内涵。很显然RoryRead希望给自己的员工带来一种改变,一种以企业为荣的态度。经过了市场的萧条和整个金融危机的洗礼,很多企业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革,包括架构的变化等等,在这方面AMD也是如此。如今,AMD已经宣布了重大架构调整。接下来就是一个执行的过程。

曾经在联想的工作经历也让RoryRead对中国市场更加了解。他说,对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印象深刻,而未来数年期间,主要的计算需求增长将来自中国,这也意味着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他相信中国在此次的行业拐点能取得更多的成绩,而AMD愿意也有能力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RoryRead表示,在过去数个季度,AMD在中国区笔记本市场的份额提升了6%,而AMD在三级以上市场有着很好的知名度。

正如RoryRead所言,AMD需要在三级以下市场,尤其是农村地区也加大自己的知名度,并加强同中国市场合作伙伴的联系,合作伙伴、消费者的成功就是AMD的成功。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只要能够深刻地吸引到合作伙伴,并且给用户带来一种真正的体验感受,AMD的市场份额就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中国市场,AMD的机会还很多。

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云计算,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标签: 大数据 服务器 金融 媒体 云计算 云计算产业 云计算产业链 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服务器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行业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关于云安全

下一篇:50万美金能否堵住云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