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交通智能体,实现交通全场景智慧

2020-12-04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11月4-7日,由科学技术部、深圳市政府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ITS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深圳隆重召开。大会以“新基建时期的ITS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新基建背景下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用跨界融合,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科院院所、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近30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11月5日的全体大会上,华为云与计算BG交通行业产品管理总经理方海林发表了“共建交通智能体,助力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和众多智能交通的行业专家与伙伴分享了华为在智慧交通方面的探索与先进理念,并展示了华为智慧交通领域的成功实践。

方海林认为,近年来交通快速发展,随着机动车和出行人大幅增加,以及人们对美好出行提出了更多的诉求,人车路供需矛盾日益严峻,拥堵、安全、体验等问题依旧突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全面、精准掌握路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大数据和AI的能力,基于全路网的运行状态实现事故提前预防、主动管控、精细化诱导等智慧应用。此外,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了“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由此可见体系化建设智慧交通已成为行业共识。

基于对交通行业深入的理解以及对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华为提出了交通智能体的理念,交通智能体是交通行业智能升级的技术参考架构,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一个开放的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为交通行业带来全场景智慧体验。交通智能体由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组成,其中

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让智能体可感知,能执行。通过云边协同,加速数据和AI的自由流动。通过针对不同路段及路口的态势感知、事件感知、全息感知和协同感知,实现全路网的立体感知,再通过边缘计算能力结合上层的智慧应用,将交通的事件、诱导等信息实时反馈到前端,助力实现主动管控、精细诱导等智慧化场景应用。

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从而让应用协同、数据协同、组织协同。通过海量联接、超宽容量、安全可靠及超低时延的网络能力,助力实现车与路的互联互通,使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它的核心是混合云底座和三个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AI使能。通过混合云底座,既能让客户享受公有云上丰富的高阶服务,同时数据可本地化部署,确保数据安全合规,从资源混合到能力融合,匹配政企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用户视角一朵云。应用使能,基于华为云ROMA平台,让应用开发更简单;数据使能,基于智能数据湖运营平台DAYU实现数据全域共享,让数据应用更简单;AI使能,基于AI开发平台ModelArts,沉淀行业知识,加速业务流程创新;交通智能体的智能中枢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利用数据中枢规范交通行业的数据标准、积累数据资产,加速行业应用的创新;通过分析决策中枢汇聚行业算法和模型,使能交通管控、道路运营与出行服务。

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体现,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加速AI与交通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例如,基于交通智能体实现全路网的运行监测与分析,可持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通过在公路上实现车道级的主动管控,进一步推动道路安全与通畅的平衡协调发展。

交通智能体通过5G、云、AI、智能边缘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可创造出业界领先的智慧体验,例如在深圳,深圳交警与华为联合创新打造鹏城交通智能体,建立了一个统一、开放、智能的交通管控系统,重构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形成了建设一体化、管理综合施策的智慧交通建管模式,全面提升交通智慧化、精准化管控水平。在治堵方面,过去是车看灯,读秒数通行;现在是灯看车,读车数放行。通过智能信号控制,路段平均通行效率提升15%。在指挥方面,依托交通大脑构建新型运营指挥中心,深圳交警“铁骑专项行动”应急反应时间缩短67%,实现了管理“能”、“效”齐升。

未来华为将继续携手客户与伙伴一起持续创新,打造人悦其行,车畅于路,物优其流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推进交通行业智能升级,迈向全场景智慧。

标签: 交通智能体 华为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赛迪院长张立:数字化时代,中国拿什么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下一篇:销售易Engage 2020大会:焕然“易”新,定义新一代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