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

2019-04-03    来源:时光立方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最早源自吴同学的一篇文章,这个新词效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得来。

起因

毫无疑问,网络之发达,(网络上)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接受和消化的能力。信息铺天盖地,如何选择成为了最头疼的问题。

1、积极获取信息的用户

这样的用户主动接触信息源,并通过超链接探索出了更多必须(用于学习和工作)和有趣(针对兴趣和娱乐)信息。然而,不仅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范围越来越广,就一条信息条目来说,里面的超链接和评论数量也相当可观。对于积极的(也就是相对活跃的)用户来说,刨根问底,一探究竟是他们天性,这就导致他们的信息(期望中的高质信息)永远都无法阅读完,因为总是受到低质信息的干扰,比如没有必要的引用和链接和“言之无物”的评论。

2、消极获取信息的用户

这样的用户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也不可避免的被信息包围。然而,由于他们的消极意识(可能是对学习工作的厌烦或是自己兴趣爱好不明),排山倒海的信息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为他们感兴趣的信息(有用信息)被更多且越来越多的信息(无用信息)淹没。他们也看门户新闻或者文艺网站,但随着逐渐对信息有用性的越来越不满,对信息源感到失望。

背景

人永远是行为的主体。虽然“自然人”作为用户是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能把需求笼统地概括为用户,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具体的——而在互联网上,需求永远指向信息,以及信息的延伸,比如网购和线下交友。这是由“互联网只能是屏幕”决定的。

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从节点上强调的是人,这也是社会化网络迅速发展的根本,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和腾讯空间。尽管腾讯空间的用户数量远远领先,却依然给其他网络留下了生存空间。主要原因是目标用户的定位不同。

校内网致力于同学之间,改名为人人网之后,希冀脸谱的地位,并且是实名制。这也注定了人人社区更多的是产生和传播以学生为主导的信息,比如如何学习,如何面试,星座八卦。

开心网致力于白领用户,提供休闲好玩的网页游戏,这也决定了不会有人在里面分享如何高效地管理时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腾讯空间曾一直是幼稚和低龄的代名词,但随着腾讯对品牌的升级,空间也做得越来越人性化和具体。由于目标群体更多的是亲朋好友,所以内容上更多地偏重生活和心情,而不会有胎教指南或者生物技术前沿。

以“用户”为中心的局限性很明了,同一个用户需要在不同的社区“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导性格往往随着时间而改变。

以“信息”为中心

以信息为中心,节点是由一个个信息,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说,对某一个人感兴趣,一定是以对他(她)的某一个信息点感兴趣为起点——比如这个人的声音,这个人的文采,这个人的某个性格,而不是这个人的全部——然后根据自己和他(她)的相似度,进一步决定是否关注他(她)更多的信息。

我们的需求经过了一个“信息源—人—信息点”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信息,而不是用户。所以,我们说对一个社区感兴趣,一定是对这个社区用户背后(信息)的价值感兴趣,而不是社区里的用户。

比较典型的有豆瓣和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

豆瓣

《豆瓣的来历》里这样定位豆瓣:

“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个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经典模块有“豆瓣猜”和“我的小组”,如图01和02。标签是网络2.0的标志,更是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的基本元素。

01

02

豆瓣小组的局限性在于,小组含义重叠太多,比如和“摄影”相关的就有:摄影、建筑摄影,日系摄影,随身常带小相机,松下LX3用户联盟,等等。如果一位用户的相机是lx3,随身常带,周末的时候在武汉拍摄了一副日系风格的古建筑,那是不是要在每个小组都发一次帖子呢?注意,这里还涉及到“周末”、“武汉”和“古建筑”,把它们展开又是一箩筐的小组。

新浪微博

微型博客就是为信息(内容)而产生的。单项关系大大降低了“交友复杂度”,可以把精力全部投在内容上——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包罗万象,覆盖了所有“用户节点”社会化网络的目标群。

微博的创新在于话题,新浪微博的创新在于给自己贴“标签”,如图03和04。

03

04 注意右上角的两个选项

这样,用户就可以很快地给博文和博主定位,轻易地判断他们和他们背后的价值,并决定是否跟随。“不要让用户思考。”

新浪微博的缺点也很明显:标签的重复令人抓狂。比如同时有“sns”和“社会化网络”两个标签。另外,热点信息一般会大面积转发,导致满屏幕都被这一条信息充斥。所有微博和具有微博功能的网站都有面临一个问题:刷屏。这也是以用户为节点的网络不可避免的硬伤。

什么是“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

吴同学没有给出定义,只表述了它的思想:是一个创新的互联网产品,一定要比它的前辈更有效的传播信息,更容易产生信息。

我认为以信息为中心应该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信息中心的体现

1、重视“传播”

正如吴同学在《互联网是什么》里所阐述的一样,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降低了用户产生内容的门槛。在这样各个网站都是“用户产生内容”的时代,难的不是信息的创造,而是信息的传播。随着传播平台的爆增和严重同质化,如何最方便、最有效地传播信息成为一个大问题。

2、专注“选择”

传播的渠道增多,选择也更多。选择多总比没选择好,但并不意味被选择的内容在质量上得到了保证。大量无用信息(抱怨,唠叨,以“甲”为目标的所有非“甲”信息)和欺骗信息(人肉广告,五毛)的增多,不仅对信息筛选毫无益处,还大大增加了我们寻找有用信息的难度。

信息中心的定义

所以,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是在互联网设计过程中,以信息体验为设计决策的中心,强调信息优先的设计模式。(完全改自于百度百科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定义)

信息中心的期望

我们早已经离信息匮乏的年代远去了,现在关注的是对“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挖掘,前者又分为“高质信息”和“低质信息”。产生、传播和选择的永远都是信息及其附带的相对信息价值。

所以,“你关注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高质信息。——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便致力于此。

就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并不代表企业只为用户着想,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一样,“信息中心”和“用户中心”并不矛盾,相反,还是包含关系。信息中心“是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补完,对它的更深层次挖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如何设计

目前在互联网上组织信息和呈现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分类”和“打标签”,如何运用和规划,千鸟和淡月已经做了简略地阐述。

这个名词虽然是崭新的概念,但源远流长。建立一个语义化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甚至可能是网络3.0的标志。虽然机器的人工智能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发展的空间仍然无限。

以信息为中心的思路:目前可以做到的是机器完成浅层次的打标签,更多的需要人工引导。

1、词汇差异参考

比如新浪微博里有“跑步”和“爱跑步的人”,本质上是一样的,同理有“支付宝”和“Alipay”,应该考虑进一步增加相关性;而“跑步”和“赛跑”则出入较大,应该分为两个词条。

推广中文标准化(待详),作为世界上使用得最多(而不是最广)的语言,应该尽可能地去歧义,包括简繁体字和术语差异,并推广汉语。这一点中文维基百科做得相当漂亮。此外,中文分词技术是基础(,比如搜索“和服”却搜到“……和服务”)。

再进一步则是全球化语言的统一了,值得参考的有谷歌翻译搜索。

2、分类标准参考

同样一段信息,每个人提炼出的“类别”和“标签”往往大相径庭。这一点有待讨论。

参考资料

01 吴 《什么是ICD》 http://mxwu.does-exist.info/blog/?p=64

02 吴 《是Retweet还是Like》 http://mxwu.does-exist.info/blog/?p=247

03 标点符 《马化腾之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http://www.biaodianfu.com/tencent-ued.html

04 马国良 《互联网产品关键靠什么赢》 http://pdpo.iyenei.com/2009/11/web-p/

05 千鸟 《关于网站体验的思考》 http://blog.rexsong.com/?p=368

06 白鸦 《〈从用户出发〉的主要观点》http://uicom.net/blog/?p=849

07 淡月 《交互设计实用指南系列(6) –标签明晰、有效》http://ued.taobao.com/blog/2010/01/18/the-practice-guidelines-of-interaction-design-make-labels-clear-and-attractive/

08 千鸟 《内容、标签和分类》http://blog.rexsong.com/?p=975

09 吴 《互联网是什么》 http://mxwu.does-exist.info/blog/?p=83

最后更新:2010年07月07日

附笔

反复商榷,觉得“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不够妥当。无论怎样设计“信息”,最终也是为了用户。况且,用户体验并不能用“信息”完全概括,至少一个表现为“主动”,一个表现为“被动”。最后决定,改称“信息战略”比较好。本文标题和原文不做任何修改,只更改标签名称。

文章来源:时光立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标签: 产品设计 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需求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互联网的“路”

下一篇:隐藏在iOS5抄袭背后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