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增辉:内容贬值和blog那点清高

2017-11-30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张志远说:内容产业的趋势是贬值。

没错,最近我也从多方面的思考有了相同的一个观点。张志远从音乐、视频的角度上阐述了这个结果,其实何止这些。即便是最最纯粹的新闻内容,不也是在经历同样的问题吗?《华尔街日报》准备免费,《纽约时报》已经免费了。

准确点说,是互联网加速了内容的这种贬值。

why?我试着总结下。第一,互联网使得制造和传播内容的成本大幅降低,大量非商业目的内容涌入,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关系;第二,ad支撑下的广告收入模式,事实上加速了内容的贬值,结果是,凡是做内容产品的都盯在广告上;第三,产品的免费化趋势明显。

对应这种趋势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认为是聚合,对内容的聚合并产生商业价值和服务价值。数字音乐成就了苹果的ipod,apple靠的就是把大量音乐“聚”到一起组合成iTunes,现在亚马逊正在用去掉DRM的音乐做同样的事。

聚合不仅于此,回到本篇的标题后半句上,blog业不也在经历着同样的问题吗?最近,美国最活跃的tech blogger们在讨论着一个话题:如何保护blogger自身的“品牌”,或者说是家档。Digg、Shyftr等等依托blog内容聚合的服务,它们正在通过整合这些内容创造自己的内容品牌。blogger们成了无偿的捐赠者。

事实上,blog本身也正在成为内容贬值的牺牲品。通过一定方式的聚合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媒体价值的平台或服务。比如techmeme,通过算法聚合的平台;Digg,通过社交投票产生的新闻平台;甚至,通过blog network形成的小型专业媒体,比如TechCrunch。

blogger能做的是什么呢?顺应这种趋势,用好它,而不是扮着版权的清高。

标签: 互联网 互联网加 媒体 美国 问题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utf-8转换gbk编码,解决统计google搜索来源关键字乱

下一篇:网站SEO关于相关链接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