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0年十大创新数据恢复技术

2018-06-11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数据恢复技术在国内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这招妙手回春之计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电脑用户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硬盘、U盘等存储技术的发展,数据恢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2010年,数据恢复技术业界研发了众多“很给力”的数据恢复技术,不断地驱动数据恢复技术事业向前跃进。下面我们就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创新数据恢复技术,与同行共勉。

在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数据恢复技术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1、希捷酷鱼11、12代硬盘分头读取数据恢复技术

希捷酷鱼11、12代硬盘作为2010年硬盘市场的“主角”,在数据恢复市场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希捷故障盘中,由于磁头不稳定等磁头故障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希捷酷鱼11、12代硬盘分头读取数据恢复技术的诞生,不仅能屏蔽损坏磁头,直接读取好头数据,避免了开盘换头的繁复,节约成本,同时通过灵活运用此数据恢复技术还可以实现判断哪个磁头损坏、盘片是否有划伤等。

2、西数硬盘固件区虚拟读取数据恢复技术

2010年10月推出的西数硬盘固件区虚拟数据恢复技术将西数硬盘数据恢复成功率大大提升。通过西数硬盘固件区虚拟技术,可以虚拟一个固件区,只依赖硬盘本身少量的固件进行硬盘初始化启动,直接访问硬盘数据区。众所周知固件是引导硬盘正常启动的关键数据,固件区虚拟技术最先由全球领先数据恢复技术研发机构效率源提出,经多次升级完善,功能日渐强大。2010年效率源再次强势推出西数硬盘固件区虚拟技术,用于解决ROYL系列硬盘在一个固件存放头损坏情况下无法加载固件的故障。

数据恢复技术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3、SAS、SCSI硬盘固件损坏数据恢复技术

SAS硬盘和SCSI硬盘是两种大量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的数据存储设备,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UP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特点,具备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SAS、SCSI硬盘固件损件一直是困扰服务器数据恢复成功率的瓶颈,从全球领先的数据恢复技术研发机构效率源推出SAS、SCSI硬盘固件损坏数据恢复技术以来,大大提升了服务器数据恢复成功率,针对SAS硬盘有型号、无容量;SAS卡中报告“Medium Error”错误;Sense key 报告03错误;以及有型号、有容量、全盘坏道、在WinHex中无法访问到任何扇区以及在检测软件如MHDD中全盘显示“!”的固件损坏故障有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4、镜像恢复数据时实时查看数据内容

在进行镜像数据恢复时,由于无法实时查看镜像数据,有时镜像的数据可能并不完整甚至并没有镜像到有效数据,这不仅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增加成本。在镜像恢复数据时实时查看数据内容数据恢复技术的推出,可在数据镜像拷贝过程中实时显示当前拷贝扇区的十六进制数值,以清楚地判断当前的镜像是否有意义,是否需要继续数据镜像操作,增加客户体验的同时,大大缩减了数据恢复时间,提高数据恢复效率。

5、服务器阵列硬盘自动重组数据恢复技术

服务器阵列由于其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大量容等特点,近年在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但由于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服务器自身的技术原因,服务器故障也时有发生。

例如,服务器阵列中的数据一般是分散在组成阵列的多个盘中,针对于不同的阵列类型只要能够允许数量以外硬盘掉线或者出现故障,整个服务器都将无法运行,这时就需要进行重组数据恢复。对于容量大、阵列硬盘多的服务器数据恢复,重组服务器数据恢复不仅工作量大,且整个分析工作也会非常困难,而2010年推出的服务器阵列硬盘自动重组数据恢复技术采用程序自动分析阵列硬盘的存储顺序、数据结构等,达到重建服务器数据恢复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服务器数据恢复成功率,同时缩短服务器数据恢复时间,是服务器数据恢复领域的革命性技术。

6、希捷酷鱼11、12代硬盘固件读写数据恢复技术

2010年12月,效率源希捷固件专修工具升级加入针对希捷酷鱼11、12代硬盘的固件读写数据恢复技术,解决了酷鱼11、12代硬盘由于固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难题。

标签: 安全 服务器 用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云数据库时代来临,引发数据库行业地震

下一篇:傲盾公司获北京市信用企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