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线国家”有望领先世界

2018-06-11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Google曾经计划投入120亿美元打造国家无线网络,设想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国性无线网络,预计Google需要花费120亿美元和3年多的时间。另外,Google收购无线网络的频率还至少要再花46亿美元。Google是否真的希望花费如此巨资来成为一个无线宽带供应商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怀特表示:“这个数目要比人们所想像的要多出许多,我们真的需要这一步吗?”由此可见,“无线城市”或者是“无线国家”的打造,是要花费巨额的建设成本的,这一巨额的成本不是什么国家都能轻松的负担得起的。

  “无线城市”的概念最初由美国费城于2002年提出,当初是以建设基于802.11b标准的Wi-Fi无线局接入网络为主要标志,主要实现固定无线网络接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城市”内涵在动态发展变化,不断地拓展和丰富,“无线城市”发展到现在,首先是以WiMAX宽带无线移动网络作为信息载体,可实现漫游、高速移动网络功能。其次,以宽带移动网络为依托,结合身份识别和位置定位等技术,为市政服务、商务旅游、个人生活等提供多种增殖服务,如交通车辆流量计算、移动显示等智能交通服务,应急通信、图像等各种数据承载服务;移动电子政务;远程医疗图象、声音、诊断信息的交互传输等,将为城市信息化和产业带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变革作用,“无线城市”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手段。无线宽带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成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刺激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2007年以来,随着WiMAX技术的成熟,各“无线城市”的发展,除了Wi-FI固定无线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建设外,逐步加大了WiMAX网络的建设力度,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已有一批城市在政府主导下开始进行“无线城市”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球无线城市的数量已达600多个。而新加坡更是将无线城市的目标扩大至“无线国家”,新加坡计划到2015年前打造一个覆盖全国的无线宽带网络。台湾地区发了6张WiMAX运营牌照,中国的北京已于日前建成一期工程为奥运会服务,这次北京的“无线城市”计划采用的是WiFi+WiMax(802.16d)的混合模式亡案。Wi-Fi主要提供短距离固定宽带无线接入,WiMAX(移动)主要提供移动宽带数据接入服务。此外,上海、成都也在积极推进WiMAX建设。

  无线城市的设计原意,为的是方便用户在其他的地方也能上网,而不是让用户只能在家里或办公的处所上网,他定位于“解决少数用户(相对在家里或办公室固定上网的用户而言)临时上网之需”。所以,他只是一个小流量中等带宽的局域无线宽带网。关于这点,可以看看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是全球无线城市做得最好的国家,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助理局长谭爱琴号称:为满足人们对网络带宽和网速更高的要求。新加坡将实现90%的宽带覆盖,使得每个家庭、学校和企业的上网速度到1G/秒。并对国内提供以兆为单位的无线网络接入速度。谭爱琴透露,截至到今年10月底,新加坡已经有585000名无线网络用户注册,从2006年12月起的三年内,用户将享受免费无线网络服务。在新加坡,无论身在商场、学校、机场、快餐店,都能够享受无线上网的便利。这或许是为了方便来新加坡旅游的朋友能够随时随地的访问Internet处理事物,所以政府特地营造了如此优越的网络环境吧。其中在学校地区、图书馆使用无线网无需支付费用,在快餐店享受无线网络每个月有十几块的费用。而家庭用户能够选择ADSL或是CABLE的上网方式,新加坡的宽带费用在亚洲地区算最高的,上网费每月50新币(1.5Mbps) ,价格是香港的两三倍。为什么新加坡有了无线城市之后还要让国民在家里使用高价的有线宽带网络系统呢?原因很简单:就算是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家,他是无线带宽也是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宽带网络架构的,只能是解决一小部分用户临时使用的问题,如果全体新加坡国民只用无线宽带模式,则新加坡的整个网络则会因总带宽严重不足立马陷入崩溃。国际国内曾流行“互联网将崩溃”的说法,“2010年互联网将崩溃”的论断,是由美国调研公司Nemertes在2007年11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给出的结论。这份研究报告指出,“除非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能够投入高达1370亿美元拓展容量,否则现有互联网带宽将在两年内耗尽。”在这之后,“2010年互联网崩溃”的说法在国内外演变成高度恐慌,以至于今年4月专门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在刚刚结束的NGN年会上,人们再次谈论起了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网络流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摩尔定律。带宽的摩尔定律是每18个月带宽资源翻一番,而网络流量每12个月就翻一番,尤其网络带宽受现在视频应用的冲击非常大,去年美国YOUTUBE一个网站的流量就已经超过了2000年全球互联网所有的流量。也就是说,很多人担心,由于互联网上流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而最终会造成网络崩溃,美国互联网革新联盟主席拉里·欧文日前表示,如不及时改进国际互联网基础设施,在线视频技术带来的流量压力可能导致现有互联网在两年内瘫痪。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欧文的话说,美国网络数据传输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而该国网络容量每年只扩大约40%。英国等其他一些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他指出,就像纽约、伦敦等城市的街道为一定数量的车辆设计一样,有时能顺利通行,有时会遇上塞车,互联网的情况与此类似。虽然“互联网将崩溃论”尚未成为现实,但引起“互联网将崩溃”论的起因――“网络所需的流量越来越大”这一事实是无须质疑的,而这个巨大的流量绝非靠“无线城市”增设几个热点基站所能解决的,“无线城市”在模式设计时就存在着带宽缺陷,。

  “无线国家”则是“无线城市”的扩展,从本质来说是由“无线城市”的“点”概念向“无线国家”的“面”概念的扩展。实质上只是一种量变的过程。“无线城市”和“无线国家”所面向的用户定位为便携式电脑设备,所以,无论是“无线城市”或“无线国家”都在模式设计时就存在着带宽缺陷。

  3G无线移动网络,手机自问世至今在它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代,他们分别是1G手机时代,2G手机时代和正在经历的3G手机时代,1G手机时代指的是采用模拟技术的第一代的移动电话,2G手机时代指的是采用数学信号实现语音通话的移动电话,它同时实现了某些其他简单的数字服务,如接收和发送短信等,2.5G手机则免强的实现网络功能,如收发邮件,访问以WAP网为主的网站,主要实现的是以文字资讯为主的网络互动功能。3G从概念的层面来说,3G手机时代则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联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手机。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手机融入多媒体元素提供强大的支持,3G的本质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时代,是一个让手机实现了某些特定功能的时代,是一个高速无线移动网络时代,作为掌上数字终端的手机通过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实现人类的无缝互联,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无线高速上网的需求。3G的定义:现在所谓作为简称的“3G” 事实上有点乱,它包含了两个意义,一个是广义3G;另一个是狭义3G;这两个意义上的3G,人们都通常简单地混称为“3G”。狭义3G指的是以美国的WCDMA和WiMAX、欧洲的CDMA2000、中国的TD-CDMA为标准的3G制式,指的是某种具体的技术或者说是标准,是某种手段。广义的3G则为:手机网络时代,他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没有关系,只要是实现手机高速上网传输数据资讯(高速移动上网),无论他采用的是何种技术或标准,都属于广义的3G的范畴,它指的是方式,是目的。不难看出,广义的3G是以狭义的3G作为手段来实现手机高速无线移动上网这一目的的。狭义的3G是不断在变的,新的技术会对旧的技术进行取代是规律,如同电脑上网一样,ADSL宽带上网、光纤上网都属于广义宽带网的内涵,虽然所用的技术五花八门。广义的3G是不变的,只要是手持终端高速无线移动上网,都属于广义的3G的范畴。

  本文涉及了三个概念:无线城市、无线国家与3G无线移动网络。融合,这个时髦的词汇,预见了无线(移动)网络的未来――无论是从无线城市或无线国家进化成为3G手机网络,还是从3G手机网络进化成为无线城市或无线国家,一网多用,多网融合成一个网无疑是最佳方式,也是他们的最终结局。

  在“无线城市”和3G尚未足够发达的现阶段,由于需求不同,所面向的用户群体的不同,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不同,这些等等的不同,是“无线城市”与3G同时开花的原因。对于“无线城市”项目来说“免费”是他的金字招牌,所谓建网成本低则是“无线城市”的刹手锏;由于目前还没有营利模式,采用完全“免费”的“无线城市”模式势必让运营商失血而死,既然“免费使用”并不可能成为“无线城市”的一种主导的和成功的模式,在同样要收费的情况之下,以台北为例:台北号称是覆盖率最高的无线城市,但台北市目前公众WiFi 付费用户仅四万人。对于投入大量资本与时间建设无线基地台的承包商来说,微薄的收入导致扭亏遥遥无期,虽然相较于ADSL的资费,WiFi目前的资费算不上贵。与此同时在台北也可享受3G无线上网服务。3G在台湾已经推出多年,有不少电信运营商贩卖3G无线上网卡,售价不贵,插到笔记本电脑后就可以上网。但上网包月费是WiFi服务的两倍以上,虽然网速远小于WiFi的WCDMA技术的传输速率理论值仅有384K,但好处就是几乎走到哪里都有讯号,所以速度慢的WCDMA服务却因更全面的覆盖而得以收取较高的费用,经过测试,使用3G在高速公路上一路联机两小时不曾断讯。

  “无线移动国家”,即在一个国家之内进行全面覆盖,而“无线城市”仅限于一个国家之中的某些大中城市,从品质角度来说,“无线城市”不可能像“无线移动国家”这样实施全方位覆盖,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在车上的话,“无线城市”将会视地段的位置时有时无,举个例子,从深圳坐车到广州,虽然只需走短短的几十分钟高速路,如果你是“无线移动国家”用户的话,你将得到无缝的无线网络服务,但如果你是“无线城市”用户的话,恐怕有一半的时间只能用来看窗外的风景了。如果你是用户,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之下你会选择“无线移动国家”还是“无线城市”?答案很明显,是人都会选择“无线移动国家”。当3G无线移动网络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时“无线城市”建网成本再低,也不可能能低得过3G网络附带做“无线城市”,无论是否附带做“无线城市”,3G网络本身就要对使用区进行全方位覆盖,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发表报告称,全球手机用户到2007年底已超过33亿,2007年的电脑用户为10.3亿户,以手机数量与电脑数量之比为3:1,加上“错峰”效应――电脑上网的高峰为上班时间,手机上网的高峰为休闲时间,3G网络附带做“无线城市”所需增加的带宽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到了这个时段,“无线城市”所谓的建网低成本的优势反而成了他的劣势。

  “无线城市”在品质上或成本上能够与“无线移动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路在理论上还是有一条的,就是“无线城市”与“无线移动国家”共用WiMAX及演进,WiMAX及演进既是3G和4G的标准,又是现有“无线城市”的标准,成本上必然比用其他的3G及4G标准打造手机网络时代更低,这在理论上无疑是最佳的方案,但事实上却是此路不通,由于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关系,美国、欧洲和中国不但想使用自己的标准,而且还在标准之争上明争暗斗,欲致他人于死地而后快,自己能独霸天下则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对手能杀死一个算一个,在3G时代,主流的3G标准是欧洲的WCDMA,美国的两个3G标准CDMA200和WiMAX则是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中国的TD-SCDMA风头正盛,大有后来居上的意味,WCDMA与TD-SCDMA的长期演进已经确定为LTE,与移动WiMAX (IEEE 802.16e)及其长期演进版本(IEEE 802.16m)并不兼容,而事实上,到了4G时代,WiMAX (IEEE 802.16e)及其长期演进版本(IEEE 802.16m)被边缘化已经成为定局(详见拙著《欧洲与中国联手LTE围剿美国4G标准》)在2008美国无线通信展上,沃达丰CEO阿伦·萨林(Arun Sarin)提出应该把LTE看作综合性标准,把WiMAX看作LTE的一部分即LTE TDD。萨林指出,面向便携终端的互联网业务在今后将更加重要,对于业界而言,支持LTE阵营与WiMAX阵营之间的竞争并不划算,如果把WiMAX定位于LTE的TDD分项,那对于业界来说将能获得可喜的结果。阿伦·萨林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说:“美国人,投降吧,继续抵抗是没用的,一旦你们投降,LTE联盟是会留你一条生路的” 。“无线城市”通向WiMAX及其长期演进版之路已被中欧联手堵死,WiMAX及其长期演进版可以说是在3G无线移动网络领域里被中欧联军打得溃不成军,众叛亲离,所以,“无线城市”的结局也就毫无悬念――“无线城市”将会被3G无线移动网络构成的“无线移动国家”所取代。

  3G无线移动网络,是根据手机上网所设计的。而手机视频,是手机3G的主要应用之一,这就意味着,3G无线移动网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必须有足够的带宽来支持手机视频应用,所以,3G无线移动网络在带宽上是不存在问题的。综上所述,用3G网络构建无线国家是一个最为经济实用的方案,无线网络所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覆盖面,二是总带宽――可以承载的用户数,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由于所采用的3G标准五花八门,由于3G网络之间的标准不同,所以他无法实现“错网”以节约成本,从而带来了带宽缺陷,不同标准的运营商的在地点上覆盖重点各不相同,从而带来了覆盖缺陷。早在GSM时代,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好、最大、覆盖率最高的2G网络,世界上独此一家,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跃在第六届中国GSM年会上就已经声称:“我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网,而且网络质量也已超过欧洲发达国家。” 中国移动的GSM网络是全球第一大GSM网,今天,无论是拥挤的城市,还是偏僻的山村,无论是电梯、地下停车场和高层建筑、各类路段甚至荒山都已经实现覆盖,无论是冰山,还是深谷,只要人迹能到的地方,就有中国移动GSM网络信号。,近日,TD产业联盟的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去年的大规模集中建网,TD-SCDMA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十城市实现了全面覆盖,可容纳超过1000万的3G用户,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单一3G网络,3G无疑将用此标准进行建网以适应2G的用户习惯。无论是地下停车场,还是疾驰的高速公路,实现无缝连接,而三大电信运营商由于各自构建其3G网络的需要,势必尽量地提高自己的带宽总量和覆盖,为了适应使用高峰时的流量,就使得每个运营商的3G网络在一定的时间段中出现了大量的带宽节余(或者说是带宽浪费),这样就会在中国出现一个现象:中国同时被三张高质建全的3G网络无缝覆盖,而这些网络同时剩余有大量的带宽,显然这些大量的带宽节余正好用来打造“无线移动国家”而无需额外地曾加基站等设备,由这样的完美覆盖的3G网络所附带建成的中国无线国家,将无疑是世界上质量最高、覆盖率最高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最有可能采用的3G标准是TD-SCDMA(详见拙著《三大电信公司同领TDS牌照可能性最大》),在此情此景之下,利用同一标准的三张TDS网打造中国无线国家,以“错峰”、“错网”为手段,即:“错峰”效应――在通常情况下,电脑上网的高峰为上班时间,手机上网的高峰为休闲时间,利用无线网用户的使用高峰与手机用户使用高峰的时间差进行错峰,由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用户群体定位各有差异,所以,他们的使用高峰也就自然地存在着差异,当电信的使用高峰来临时,网通与电信的也同时出现高峰的可能性很小,利用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用户使用高峰的时差错进行错网,在技术上,三大电信运营商同用一个TDS标准的话,实现智能“错网”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利用三个标准相同的3G网络,基本上可以实现对中国的完美覆盖,但由于是一网两用,可以视作建网成本零,由于“错峰”加“错网”模式的应用,带宽利用率最高,由于照顾用户的使用习惯,网络标准最高,只要中国沿着“三大电信公司同领TDS牌照”的路线发展演进,中国在利用现成的3G无线移动网络上建构“无线移动国家”的成本和效用上,具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他们大多数只能实现错峰而不能实现错网,对于极少数因使用同一个3G标准的国家来说,他们不可能做到全国有三张同样标准的3G网络同时对全地域进行全面覆盖,一个国家之中有3个实力相当的运营商对全国实现全面的无缝覆盖是中国所仅有的,这样就能够使得中国极有可能在“无线移动国家”领先世界一步。然后套用GSM打败CDMA的市场战胜技术模式,反手对付欧洲的WCDMA及其演进。或将使得中国在数字时代居于领先地位。

标签: Google 标准 电子商务 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业务 计划 媒体 美国 企业 通信 网络 网站 问题 信息化 选择 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 移动网络 用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IBM 正在为中小型企业市场努力

下一篇:微软OOXML升国际标准因四国质疑延期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