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京东发力云计算,能否“C位出道”?

2018-12-20 09:33:29来源:中国云计算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从自身业务的支撑再到未来大数据资源的掌控,布局“云”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们最“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国内的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等企业也是早早已经涉足并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取。据日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45.5%,排名第一;腾讯云市场份额10.3%,排名第二;中国电信第三,份额7.6%。

在阿里云一家独大,腾讯云紧随其后的市场格局下,云计算市场是否又会成为巨头们独大的市场格局呢?而在互联网领域与阿里巴巴和腾讯“爱恨交集”的竞争对手们,在进入云计算市场还能有生存的空间吗?

云计算尚属早期阶段,大多为“冲动消费”

凭借着更早的起步和大力的推进,阿里云目前在国内可以说已经近乎一枝独秀。而在今年9月,腾讯再次完成组织架构升级,成立了新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强化了腾讯云的战略地位。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产业互联网最初的营收机会还是来自云业务,腾讯的云服务增长非常快,市场份额一直不断提高。”

但是在云计算市场的“对手”看来,阿里云和腾讯云这样的竞争者固然强大,但是并不可怕。“云计算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未来数字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那现在还只是处于非常非常早期。”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生态业务负责人刘子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云计算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未来会从一个购买云计算的驱动变成使用云计算的驱动,然后也会从云计算被动的参与者成为云计算整体的效能的、赋能的受益者,而这样的转变将会给予云计算市场格局带来巨大的改变。

据刘子豪介绍,在中国的公有云市场中大部分是IaaS(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as-a- Service)基础云的消耗,而在美国则是SaaS(Software(软件)-as-a-Service)比IaaS大,“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因为一个东西在早期大家理解不深刻,但是大家知道这个是未来,所以在早期消费者就容易产生一些冲动型的消费,云计算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的云计算的消费它是购买型。”在刘子豪看来,云计算的“消费者”需要“买的”其实不是云计算,而是云计算上面的应用,是云计算给商业带来的改变。而随着“消费者”对云计算的理解更为深入后,也会给更多的云计算平台施展拳脚的机会。

云计算市场超万亿,“做得深”成生存之道

据相关数据显示,云计算在国内市场规模超万亿,而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中,不同赛道的竞争者凭借着自身的积累成为赛道的领跑者,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云计算巨大的市场当中,发挥自身优势“做深做透”将是云计算平台未来的生存之道。

“百度云将会持续推动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技术开放,推动企业智变,促进行业升级。”百度副总裁、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表示,“作为百度技术和资源的一站式输出窗口,百度云已经成为更易学、易用、易推广的智能开发平台。”在广州举行的2018百度云ABC Inspire企业智能大会上,尹世明就正式宣布由百度云打造的智能边缘计算平台OpenEdge将全面开源,据介绍,借助开源的OpenEdge,开发人员可以更灵活地开发自己的边缘解决方案和应用,将促进边缘计算在中国快速发展,加速更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在尹世明看来,作为面向企业级市场的智能云计算服务平台,百度云拥有百度AI技术的优势,可以让百度领先的AI能力快速落地,为各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在业内人士看来,百度云发力AI领域的云计算能力,是在云计算领域向“深度”发展的体现。“虽然竞争对手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SaaS逐渐成为主流的市场趋势下,利用自身优势深耕的云计算平台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份额接近五成,但是在全球云计算领域中,亚马逊云计算占据了51.8%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微软的份额为13.3%,阿里巴巴为4.6%,谷歌为3.3%,均远低于亚马逊的市场份额,这三家的市场份额之和还不到亚马逊的一半,这也预示着还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有待开拓。“云计算的赋能从医疗、教育、智能营销到智能物联网等等,是万亿以上的市场,这个市场看起来很大,但是每个行业都很‘深’。”刘子豪表示,“未来全球至少可以容纳5家以上的超级云计算厂商,这5家厂商都会有自己的优势。”

12月18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的《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报告》显示,2016—2017年累计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894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34万千瓦、2017年发电量229亿千瓦时,分别是2015年的2.4倍、2倍。2017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3051.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497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按照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连续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72.5%,比2015年下降4.3个百分点;油品消费占17.37%、天然气消费占4.48%,非化石能源消费占5.66%,比2015年分别提高1.17、0.68和2.16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能源惠民利民成效显著。累计实施8批次216亿元农网改造升级专项工程,截至2017年底,农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的1.74千伏安提高到2.3千伏安、年均停电小时由26.1小时降至11.3小时。通过实施“两年攻坚战”,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率先完成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中心村电网改造完成数量居全国首位。先行探索光伏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国,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并网光伏扶贫装机199.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约20亿元。

此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高速增长。“十三五”以来,我省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方式、完善支持政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迎来爆发式发展。一是积极发展光伏发电。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采用招标方式配置光伏发电规模,积极探索“光伏+”模式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各类综合应用光伏电站。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发展水面光伏相结合的新路,积极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国家光伏领跑基地建设。先行探索光伏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并推向全国。积极在工业、公共建筑等各类屋顶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并网光伏发电装机888万千瓦,提前3年完成规划目标。二是稳步推进风电发展。注重集中式风电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序建设平原、低丘、滩涂地区低风速风电场。统筹风能资源、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接入低压配电网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并网风电装机217万千瓦。三是大力推进生物质发电。我省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作物秸秆发电的意见》《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农作物秸秆发电实施财政奖补的意见》,构建起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政策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119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四是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实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新增并网装机19万千瓦。有序推进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5亿元、15.1亿元,占总投资的35%、21%,稳步推进桐城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水电装机310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68万千瓦、常规水电142万千瓦。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

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一是光伏发电增长减速。“十三五”以来,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光伏行业,我省光伏发电装机呈爆发式增长。电网接入和电力消纳压力对光伏发电增长的制约已经显现,加之国家光伏发电政策调整,光伏发电发展减速已成定局。二是风电项目开工率偏低。由于我省地形复杂、林地较多,且风电场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存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加之后续生态修复不及时、大规模发展下的电力消纳问题等原因,造成风电场开工率偏低,截至2017年底,核准项目开工率不足50%。三是地热能利用推广难度大。由于国家取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我省没有中央财政支持及地方财政配套,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缺乏继续推动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的积极性,浅层地热能利用推广应用难度大。

对此,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对《规划》以下目标进行调整,其中:

调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将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目标由800万千瓦上调至1100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目标由260万千瓦上调至3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由5.5%上调至6%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由23%上调至27%。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企业怎样去提升云计算安全?

下一篇:大数据在保险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