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历程水土不服 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成为历史

2009-05-13 02:11:52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6月25日,贝塔斯曼北京书店面临即将关闭局面,一些会员最后还恋恋不舍地在此看书淘书。日前,北京贝塔斯曼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宣布,将在7月31日前,除了保留上海的8家贝塔斯曼门店之外,全国的36家贝塔斯曼书店将全部关闭。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继前不久宣布关闭中国18个城市的36家门店之后,日前贝塔斯曼又发出公告,将于7月8日起,停止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的全部运营,停止接受新的订单,网上订购及目录订购都将停止。这意味着,这家在中国苦心经营了13年图书销售业务的全球第四大传媒集团全面退出了其在中国的这块业务。从此,中国没有贝塔斯曼“书友”了,但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记忆,却不会被忘记。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创建于1835年,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全球58个国家,贝塔斯曼集团拥有300多家下属公司,业务内容涵盖信息、教育、娱乐。旗下有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集团RTL集团,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蓝登书屋(Random House),贝塔斯曼音乐娱乐集团(BMG),欧洲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古纳亚尔(Gruner + Jahr),贝塔斯曼斯普林格(Bertelsmann Springer),阿瓦多集团(Arvato),贝塔斯曼直接集团(DirectGroup Bertelsmann)。

贝塔斯曼中国大事记

1995年,贝塔斯曼进入中国,成立书友会。

2001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成员达到150万。

2003年,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2004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的营业额已达到了巅峰状态,为1.5亿元人民币。

2005年,拿到第一张在中国经营图书批发业务的外资牌照。

2006年年中,贝塔斯曼以门店调整为由,接连关闭北京、杭州十多家连锁书店,转而以“店中店”的方式,与家乐福合作。

6月13日,贝塔斯曼宣布,7月31日前关闭旗下在中国18个城市的36家零售门店。7月3日,这家全球第四大传媒集团不出意外地再发公告:曾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也将停止运营,明日起停止所有订单。至此,贝塔斯曼全面退出在华图书销售业务。目录邮寄、书友会和实体门店曾经是贝塔斯曼“三条腿走路”的特殊方式,如今三个业务支柱轰然倒塌。

13年,它从未给德国总部贡献利润

1995年,来自德国的媒体巨头贝塔斯曼开始进入中国,但13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直到今日,德国人停止已经彻底失败的图书销售业务并不令人意外,“贝塔斯曼再有钱,也无法忍受长期亏损,更何况门店零售和书友会在中国的彻底失败已令德国人蒙羞。”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但据说,贝塔斯曼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只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曾经辉煌的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一度是德国媒体巨人发力进军中国市场的资本。在当当、卓越们尚未健硕之时,书友会几乎垄断了实体门店之外图书销售的渠道,虽然它从未给德国总部贡献利润。当你看到满大街、各校园内到处走动的“蓝色”入会推销员时,当你看到不少杂志整版刊登书友会广告时,当你不时收到印制精美的书友会会册时,德国人的自信和资本让中国读者在新华书店之外终于有了更多选择。彼时,也没有人能预计到几年内书友会就这样衰退、死亡了。

当实体书店在当当、卓越们近乎疯狂的低价冲击之下举步维艰时,贝塔斯曼所属实体店和书友会的衰落并不意外。特别是近两年,曾经慷慨的贝塔斯曼人早收紧了钱袋,书友会广告已经从杂志上撤下,书友会宣传册也不像以前那样高密度准时到了。“我已很久没有收到他们的宣传册了,不过反正好久没有通过书友会买书了,也无所谓。”从1997年起就是书友会会员的陈凤琴说,对她来说,曾经在高中阶段令同学羡慕的“会员”身份早已名存实亡。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中国电子商务龙头 谋划战略变革

下一篇:“贝塔斯曼”为何败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