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效应 打破“互联网霸权”恐惧

2009-05-13 02:41:47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核心提示:淘宝网发布的“屏蔽不良搜索一年报告”显示,从去年11月开始屏蔽不良搜索到目前为止的一年时间里,淘宝网的流量稳步攀升,同比增180%;成交快速增长,同比增240%。

当百度占据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6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中国的网站一直陷于某种恐惧之中--绝对不能得罪百度,否则将会失去大部分流量。而流量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相当于客流之于商场、读者之于报纸,是互联网公司的致命要害。

百度一直以来也在依赖这种恐惧感建立“互联网霸权”。

这种霸权首先体现在对客户上。就在上周,经营分类广告网站的丁先生对记者抱怨百度屏蔽了他的网站,导致他每月损失了近万元的广告收益。在此之前,丁先生曾接到百度的推销电话,当丁先生拒绝之后,他的网站便从百度的搜索结果中消失。“百度的确能给我的网站带来流量,但是也不能这么强人所难吧?”

这种霸权还体现在百度的合作伙伴身上。2007年4月,百度战略投资部总监杨巧智曾主动联系中文杂志服务平台浏览网,表示百度希望收购该网站。据悉,当时百度向浏览网提出两种收购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百度完全控股;第二种是百度参股10%以下,但前提是百度要在董事会中占一个席位。

在浏览网最终同意向百度提供公司核心数据和内容之后,百度却拒绝收购或参股浏览网,理由是浏览网营业额太小。“像我们这样的新兴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和百度谈判的砝码,我们唯一能够期待的就是百度的选择抑或放弃。”事后浏览网副总裁刑铭向媒体抱怨时仍然敢怒不敢言。

然而,这种恐惧正在被打破。

淘宝网发布的“屏蔽不良搜索一年报告”显示,从去年11月开始屏蔽不良搜索到目前为止的一年时间里,淘宝网的流量稳步攀升,同比增180%;成交快速增长,同比增240%。

由此看来,所谓的“互联网霸权”只不过是建立在同业心里的一种暗示,这种信心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而淘宝就是这个捅窗户纸的人,一旦窗户纸被捅破,由此产生的效果是感染、播散、仿效、滚雪球,甚至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业内将此称为“淘宝效应”。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淘宝智慧:有禁渔期才有好收成

下一篇:百度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承诺和义务与淘宝不同

热门词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