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9号仅为偏远地区数字电视服务 无线缓行有线…

2009-05-12 16:07:24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以后数字电视是不是可以免费?”“以后安装天线是不是就可以接收无线信号?”“卫星升空后,我家有线电视不转换成数字电视能看节目吗?”中国首个直播卫星“中星9号”冉冉升空后,再次点燃了居住在“城里”的老百姓“无线接收”的希望。“目前无线的方式主要针对有线信号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在城市,数字电视转换仍会以有线网络为载体推进。”有广电系统有关人士透露,直播卫星计划的初期,国家不会允许城市地区接收卫星电视。

背后的原因是,有线电视网络和数字化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前期经费和资源,因此在城市地区,有线电视会继续垄断.

  因此,尽管“全国97%以上的居民只要使用0.45-0.6m天线,就可直接接收150-200套数字标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节目”,但“城里”的老百姓却不能因此享受到免费的节目,仍旧要忍耐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带来的种种不便.在数字电视时代,各个利益链条难以理顺,全面推进无线接收似乎仍遥遥无期.

  “地标”实施未有时间表

  2007年8月23日,在BIRTV(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明确表示,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简称地标)的全面实施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第一次对地标实施时间延期的正式公开表示.可见,地标的正式实施还未有明确的时间表.同时,在2007 年BIRTV的高峰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表示,到目前为止,全面推进地标应用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好的产业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广电部门目前并不急于推动地标.由于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在新媒体领域最核心的任务之一是推动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也称手机电视标准)产业化,地标的多载波技术也能应用到广播方式的移动多媒体业务中(包括手机电视),地标一旦大规模在移动多媒体应用,将影响CMMB在市场化中的推广.此外,广电部门最初的意愿是把地面广播当作公益事业来推,范围指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收看不到有线电视的地方,地面数字电视商业化应用并不是现阶段的主流.

  在“中星9号”成功发射后,有市民也提出,数字电视转换为什么不直接采用直播卫星的方式全面铺开,而要采用一家一个机顶盒如此“笨”的方式?实际上,这和地标没有全面推广有着极其一致的原因,此前,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和数字化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前期经费和资源,庞大投入的回收期尚未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城市地区,有线电视会继续垄断.各种利益难以理顺的情况下,城市老百姓显然无缘无线传输.

  有线电视垄断城市惹争议

  在目前市场上的4种传播方式中,基于地标的地面传输、直播卫星属于无线传输的方式.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已明确提出,奥运会期间北京、上海、青岛、天津、沈阳、秦皇岛、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必须开通数字电视地面高清广播,即使在卫星升空后,卫星直播能覆盖97%的居民,但这些方式都改变不了“有线电视”在城里已一统天下的架势.

  在上世纪70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之时,只能靠收音机收听电台节目来获得外界的信息,后来,电视机逐渐成为家中几大件之一,获得资讯更加形象化了,人们纷纷架起了“鱼骨天线”接收香港电视节目.不可否认的是,“有线电视”在增强电视机接收画面清晰度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发展到技术垄断却是很多市民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有分析认为,无线电视垄断地位的打破,除了能加速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外,更能创造更环保的盈利模式.从长远而言,投入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及关键模块、专用集成电路、专用软件、专用设备仪器价值不菲,租用卫星也花费不菲,但相比铺设电缆的“有线电视”来得经济和科学.后者需要在马路上、住宅中开膛破肚、大兴土木,造成城市建设浪费、制造更多的施工噪音不说,还要担心日后的管线、设备老化,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创造多少价值.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探寻社区营销密码:找对人 说对话很重要

下一篇:调研结果:效果难评估成为社区营销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