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邻网总裁兼COO陈浩源:协助服务提供商找到合适…

2008-02-23 06:38:58来源:互联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1月22日来自金融研究机构道琼斯VentureOne和Ernst & Young的消息:Browster、FilmLoop、Insider Pages和RawSugar等公司作为Web 2.0时代的明星,现在却先后遇到裁员倒闭等麻烦,显示衰落迹象。日前,国内迅速传染这种负面情绪,相关报道接踪而至。那么国内企业会面临哪些问题以及怎么解决?艾瑞网特别策划“中国Web2.0的机会”专题访谈系列,与Web2.0领域的专家、总裁共同探讨中国Web2.0的对策、赢利模式、机会等话题。

  记者:怎么看国外挫折?

  陈浩源:其实,国内与国外的网站发展时期一直有个2-3年的时间差,在此期间,我们有机会从国外发展的好坏学一些经验,同时探讨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虽然目前国内Web2.0的收费模式还不成熟,不过单看网络交友(SNS)的领域,只要方便地帮服务提供商找到自己切实需要的用户,他们就愿意付费。

国内SNS网站的价值探索

  记者:那么,国内的SNS怎么寻找自己的模式?

  陈浩源:由于社会环境等国外差异,应用中,国内的SNS模式与国外的“六度理论”应有不同。目前国内人际关系主要是“一度”,类似于“你认识谁,介绍给我认识?”拓展社会资源依赖这种单向的介绍,主动应用SNS网站的用户数少。在引进国外“六度理论”模式的同时,应该基于以上情况理出适合中国的模式,我们需要利用网络的机制引导他们来使用。

  根据我们的实践,国内SNS网络的价值就是用“个人关系”帮服务提供商找到要找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资源库(socialbank),他们到SNS网储存自己的社会资源。有存有取,他们在储存自己好友的同时,也可从网上找到自己“线下”社会圈子所没有的朋友。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日常都在存储自己的社会资源,这些个人资本如果不“开放”出来,有一天就会发酵。相反,如果有服务提供商需要你存储的社会资源,那么个人资本就发挥出社会价值,甚至转化为经济效益。

SNS的赢利模式和应用

  记者:SNS的收入来源可以有哪些?

  陈浩源:收入来源可以有两块。首先是服务提供商,他们需要推广。那些寻找高端用户的提供商,需要多次讨论才能真正发现需要的用户;二是广告主。他们可以在SNS网站投放关键字广告,这种广告类似于搜索引擎的竞价广告。

  记者:SNS帮服务提供商的应用,能否举例?

  陈浩源:求职招聘就是一个典型应用。

  在未来网络中个人和企业将都是实名制的,并且愿意提供翔实而全面的信息。目前若邻网的用户,从市场的角度看70%的人提供的资料是全面的。为什么用户自愿提供翔实的个人信息?比如个人信息详细而精准,未来找工作时个人信息就可以变成一份简历而获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比如企业信息精准,在做用户培训时,就可以找到更多更合适的人。

  记者:除广告、服务提供商外,SNS的其他模式?

  陈浩源:未来还有另一个模式,我们正在探索。就是在尊重个人资源“开”和“关”的前提上,与愿意开放资源的个人合作创收。

  记者:SNS朝哪个方向发展?

  陈浩源:一是日益凸显人的价值。门户网站的作者和读者是分开的,而在Web2.0网站上他们可以交叉重叠。尤其由于网络各种特性,SNS可以做到比传统网络更好地体现人性化。

  二是个人描述更精确。因为个人与企业之间,过去、现在、背景等资料都是看不见的。而人才服务提供商可以借助SNS网汇聚的社会资源库获得个人更多的评价信息,对个人来说,其信息越精确就会发挥越大的价值而从中受益。

SNS的独特价值

  记者:SNS与其他Web2.0的不同?

  陈浩源:SNS的核心价值是协助管理人际关系。

  基于此,SNS网站的应用功能很多,不仅让个人实现照片等个人事物的分享讨论,还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起关系。此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人一起在这个平台实现“集体创作”。与blog的不同是,blog虽然把作者与读者合在一起,而读者之间的关系则难以处理。

  记者:若邻与其他SNS相比,最大特色?

  陈浩源:最大特色是虽然发展晚,但是发展沉稳。上线1年来,没有做概念炒作和推广,也没有大的变化,完全靠用户的口碑宣传稳步发展至今。如果在基层的SNS网站有小的变化,反映在上层用户的大变化就会牵制出来,网站的这种变化有时会伤害用户。

  相信,随着社会资本储存的稳步增加,SNS最终会成为高端用户和高端服务提供商的社会资本银行。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大众点评网VS饭统网,说跨越网络的边缘

下一篇:陈格雷:做营销2.0之前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

热门词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