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奥运新闻战--编辑部进北京报纸亮点多

2009-05-12 16:18:43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核心提示:作为平面媒体,尽管没有奥运会的转播权,没有与赛事同步的时效优势,但在北京奥运会这一役中,除了常规的专刊特刊号外,很多报纸尤其是报业集团的表现和创新还是可圈可点。

中国站长站讯:奥运会历来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对于北京奥运会这样一场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国内任何一家媒体更是不会掉以轻心,必定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作为平面媒体,尽管没有奥运会的转播权,没有与赛事同步的时效优势,但在北京奥运会这一役中,除了常规的专刊特刊号外,很多报纸尤其是报业集团的表现和创新还是可圈可点。

前方统后方分发挥集团化优势

“我们这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成了集团优势。”谈起奥运会报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奥运采访团领队、《浙江日报》总编办的陈青华这样说道。

北京奥运会期间,浙报集团旗下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以及浙江在线4家媒体组成16人的奥运采访团奔赴北京。“实际上,在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已经尝试过这种报道模式,但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还是第一次。”

陈青华坦言,作为地方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时必定会受到名额的限制。比如,在雅典奥运会时,浙报集团就只获得了3个采访名额,《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各1名。“这么大的奥运赛事,一家媒体去一个记者根本跑不过来,再加上当时3个记者是分头去的,且各自为战,结果连浙江籍选手夺冠都没有采访到。比如,朱启南的射击比赛跟孟关良的皮划艇比赛时间差不多,结果3个记者都赶到皮划艇比赛现场去了,尽管报道了孟关良夺冠,但射击比赛现场却没有一个我们集团的记者。”

“因为雅典奥运会报道留下了很多遗憾,所以集团领导这次决定以集团化运作的方式来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整体报道比4年前好了很多。”陈青华介绍说,联合采访团有5名注册记者、7名非注册记者和4名场外记者。所有稿件和照片统一发送到集团的奥运报道平台,由集团内各媒体包括9家县、市报各自选取。这么做,不仅使稿件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也使原来分散的采访力量得到统一调配,握指成拳形成了合力,至少保证了浙江籍选手在各赛场的情况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报道。

陈青华告诉记者,以前经常有人说“集团集团,很多时候是集而不团,各干各的活,各吃各的饭。”这次浙报集团的领导就强调,既然是集团,既然集在一起,就要团在一起,有些事情就要形成合力去做。“这次的尝试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突破,通过抗震救灾报道和北京奥运会报道这两次实践,我们看到了集团化的优势和力量。应该说,这也为我们以后的报道提供了借鉴,奥运会之后,如何在其他方面进行力量的整合,已经在集团领导的考虑之中。”

其实不仅仅是浙报集团,不少报业集团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都组建了联合采访团,并采用了这种前方统、后方分相结合的报道模式。比如,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不仅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将旗下4家媒体的资源进行整合,还联袂打造了奥运特刊——《奥运津报》;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吉林日报》、《东亚经贸新闻报》、《城市晚报》、吉林新闻网共派出10名记者组成北京报道团队,成为吉林省有史以来报道奥运会的最强阵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组建38人采访组,并由曾采访过世界杯等大赛的集团董事长、总编辑江作苏亲自坐镇;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金黔在线联合组成奥运报道小组,派出的8名记者均参加过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的报道。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电视购物瞬间沦为“垃圾股” 面临转型困境

下一篇:张艺谋做客杨澜访谈录称导伦敦奥运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