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visualbasic概念_visualbasic教程

建站超值云服务器,限时71元/月

    VisualBasic概念
    为了理解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先要理解VisualBasic赖以创建的一些关键概念。因为VisualBasic是Windows开发语言,所以有必要与Windows环境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不熟悉Windows编程,就需要明白在Windows环境下编程和在其它环境下编程的一些根本性的差别。

    Windows的工作方式:窗口、事件和消息
    全面地讨论Windows的内部工作机制将需要整整一本书的容量。没有必要深入了解所有的技术细节。Windows的工作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关键的概念:窗口、事件和消息。
    不妨简单地将窗口看作带有边界的矩形区域。也许已经了解几种不同类型的窗口:如,Windows95的“资源管理器”窗口、文字处理程序中的文档窗口或者弹出提示有约会信息的对话框。除了这些最普通的窗口外,实际上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窗口。命令按钮是一个窗口。图标、文本框、选项按钮和菜单条也都是窗口。
    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给每一个窗口指定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窗口句柄或hWnd)来管理所有的窗口。操作系统连续地监视每一个窗口的活动或事件的信号。事件可以通过诸如单击鼠标或按下按键的操作而产生,也可以通过程序的控制而产生,甚至可以由另一个窗口的操作而产生。
    每发生一次事件,将引发一条消息发送至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处理该消息并广播给其它窗口。然后,每一个窗口才能根据自身处理该条消息的指令而采取适当的操作(例如,当窗口解除了其它窗口的覆盖时,重显自身窗口)。
    可以想像,处理各种窗口、事件和消息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将有惊人的工作量。幸运的是,VisualBasic使您摆脱了所有的低层消息处理。许多消息由VisualBasic自动处理了,其它的作为事件过程由编程者自行处理。这样可以快速创建强大的应用程序而毋需处理不必要的细节。

    事件驱动模型
    在传统的或“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
    在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中,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事件可以由用户操作触发,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甚至由应用程序本身的消息触发。这些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因此应用程序每次运行时所经过的代码的路径都是不同的。
    因为事件的顺序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在代码中必须对执行时的“各种状态”作一定的假设。当作出某些假设时(例如,假设在运行来处理某一输入字段的过程之前,该输入字段必须包含确定的值),应该组织好应用程序的结构,以确保该假设始终有效(例如,在输入字段中有值之前禁止使用启动该处理过程的命令按钮)。
    在执行中代码也可以触发事件。例如,在程序中改变文本框中的文本将引发文本框的Change事件。如果Change事件中包含有代码,则将导致该代码的执行。如果原来假设该事件仅能由用户的交互操作所触发,则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正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在设计应用程序时理解事件驱动模型并牢记在心是非常重要的。

    交互式开发
    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步骤:编码、编译和测试代码。但是VisualBasic与传统的语言不同,它使用交互式方法开发应用程序,使三个步骤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
    在大多数语言里,如果编写代码时发生了错误,则在开始编译应用程序时该错误就会被编译器捕获。此时必须查找并改正该错误,然后再次进行编译,对每一个发现的错误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VisualBasic在编程者输入代码时便进行解释,即时捕获并突出显示大多数语法或拼写错误。看起来就像一位专家在监视代码的输入。
    除即时捕获错误以外,VisualBasic也在输入代码时部分地编译该代码。当准备运行和测试应用程序时,只需极短时间即可完成编译。如果编译器发现了错误,则将错误突出显示于代码中。这时可以更正错误并继续编译,而不需从头开始。
由于VisualBasic的交互特性,因此可以发现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您自己正频繁地运行着您的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代码运行的效果可以在开发时进行测试,而不必等到编译完成以后。

->

赞(0)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DC资讯中心 » visualbasic概念_visualbasic教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