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使用ado.net2.0提升数据交互性能(5)_ado.net应用

建站超值云服务器,限时71元/月

六:DataTable和其他方面的性能提升


另一个好消息是DataTable的功能被大大增强了。毕竟我们不是时时需要Dataset。


1.装载XML数据


    在 ADO.NET 1.* 时,离线的数据访问模型以 DataSet 对象为主,因此若要将 XML 的数据装载到 DataTable,必须通过 DataSet 来实现。若我们仅操作一个数据表,不需要访问多个数据表,则还需经过 DataSet 类才能赋予 DataTable 数据或将数据输出成 XML


文件,其过程有点繁琐。ADO.NET 2.0 的 DataTable 类则新增了与 DataSet 相同的


ReadXML、ReadXMLSchema、WriteXML 以及WriteXMLSchema 等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操作 DataTable 实例,而不需先创建 DataSet 类的实例来赋予 DataTable 实例数据,然后只使用 DataTable 实例。


 


2.结果集直接装载DataTable


   可以通过DataTableReader对象生成DataTable和DataSet。利用DataTable和DataSet在2.0版本中新引入的方法Load,可以传递DataTableReader或者任何实现IDataReader接口的类对象。下面的代码就是通过Load方法将dt1的数据传递到新的数据表dt2中:


DataTableReader dtRdr = dt1.CreateDataReader();
DataTable dt2 = new DataTable();
dt2.Load(dtRdr);


在使用Load方法装载多行数据时,可以先调用BeginLoadData方法来避免通知(notifications),索引维护(index maintenance)以及约束检查(constraint checking),然后再通过EndLoadData方法返回数据。


 


3.通过 SqlDataAdapter 类实例将 DataTable 内的记录更新回数据源


现在我们还可以使用 SqlDataAdapter 类实例通过 DataGridView 更新的记录。


Update方法由以下几个重载:


public int Update(DataRow[] dataRows);


public override int Update(DataSet dataSet);


public int Update(DataTable dataTable);


public int Update(DataSet dataSet, string srcTable);


 


4.千呼万唤的Merge方法,终于实现了。


public void Merge(DataTable table);


public void Merge(DataTable table, bool preserveChanges);


public void Merge(DataTable table, bool preserveChanges, MissingSchemaAction missingSchemaAction);


preserveChanges:参数决定当前 DataTable在相同主键记录合并时,是保留数据表内当前更新过的记录(设置为 True),还是以合并来的记录覆盖掉曾经修改过的记录(设置为 False)。


5.


轻量级对象和快速遍历


ADO.NET 2.0中的DataTable提供了CreateDataReader方法(在之前的版本名为GetDataReader),该方法将创建一个DataTableReader对象。DataTableReader与DataTable不同,它是一个轻量级的对象,其支持Disconnected,这一点与DataReader(SqlDataReader)不同。这些特点决定遍历DataTableReader对象将更加快速,占用的数据资源更少(Disconnected)。下面的代码创建了一个DataTableReader对象,并将其绑定到DataGridView控件上:



using (SqlConnection cn = new SqlConnection(cnStr))
{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AllCustomers, cn);
SqlDataAdapter adpt = new SqlDataAdapter(cmd);
DataTable dtCustomers = new DataTable(“Customers”);
adpt.Fill(dtCustomers);
DataTableReader dtRdr = ds.CreateDataReader();
dgvCustomers.DataSource = dtRdr;
}



和DataReader一样,DataTableReader对象只能向前遍历,可以通过Read方法,定位到对象的第一行。如果DataTableReader如果是被一个包含有多个数据表的DataSet对象创建,DataTableReader也会包含多个结果集。通过调用NextResult方法,访问结果集序列。



using (SqlConnection cn = new SqlConnection(cnStr))
{
// Create the Command and Adapter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AllCustomers, cn);
SqlDataAdapter adpt = new SqlDataAdapter(cmd);



// Create a DataTable and fill it
DataTable dtCustomers = new DataTable(“Customers”);
adpt.Fill(dtCustomers);


DataSet ds = new DataSet();
ds.Tables.Add(dtCustomers);
adpt.SelectCommand = new SqlCommand(“SELECT * FROM Orders”, cn);


adpt.Fill(ds, “Orders”);



// Create the DataTableReader (it is disconnected)
using(DataTableReader dtRdr = ds.CreateDataReader())
{
do
{
Console.WriteLine(“******************************”);
while (dtRdr.Read())
{
Console.WriteLine(dtRdr.GetValue(0).ToString());
}
}
while (dtRdr.NextResult());
}
}


DataTableReader对象中数据表的顺序与DataSet中的数据表顺序一致。如果你需要制定特定的顺序,可以通过重载CreateDataReader方法来实现。


6.其他的更新


Connection Pool操作



ADO.NET 1.0 就已经引进了数据库连接 pooling 的新架构,但只有 SqlClient 和 OracleClient


两个数据提供者使用这种架构,OLE DB 和 ODBC 因为沿用以往的程序架构,有自己的 pooling 机制。


.NET 的 pooling 架构提供了较 OLE DB、ODBC 更细致的控制,例如设置 pool 内最大与最小的连接数目,pool manager


等待可用连接的时间,可程序化地清空 pool(也就是关闭其内的连接)等。你可以通过静态方法(VB.NET 称为 Shared)


SqlConnection.ClearPool 清空某个特定的 connection pool,或是以静态方法 SqlConnection.ClearPools


清掉某个 AppDomain 内所有的 Connection Pool。



新的隔离级别


行隔离级别和SYSTEM.Transaction事务,行隔离级别是2005新的隔离级别,可以大大提升数据交互的并发性。


SYSTEM.Transaction事务可以使用DTC(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分布式事务协调)完成分布式事务。但是这个东东的速度。。。。。


其实,只要你打开两条以上的连接,尽管这两条连接是访问同一个数据库,都会发生分布式事务,就因为需要 DTC(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的参与,将会导致速度比原先本地事务慢 10 倍以上。


http://www.cnblogs.com/trisaeyes/archive/2006/12/30/608079.html

赞(0)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DC资讯中心 » 使用ado.net2.0提升数据交互性能(5)_ado.net应用
分享到: 更多 (0)